校本课程范文

2024-09-08 23:52: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校本课程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程要求我国使用教材统一化,但是同时要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在此基础上要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那么高中语文课程在多种要求下需要做出的改革要满足以下两方面: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在此基础上落实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内容,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自主选择权力。

  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材提出的要求是在制定教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空间,使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使语文内容具有创新性博鱼体育官网,将课堂上与课后的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一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语文校本课程注重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合学生特征的课程,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教育价值。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知识与涉及面要求是非常广的,所以就需要校本课程中具备多元化的领域知识。所以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满足以下两方面需求:

  第一,校本课程中语文文章的选择要注重现代性与艺术性,但是也不能忽视文章本身的哲学性与文化性,选择文章的角度要基于学生素质发展与文化素养视角。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区别于陈旧的教学内容,所以在知识量的设置上要做到少而精,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满足各个阶段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对来说已经趋于成熟,所以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多元化的,并且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还是非常高的,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协同合作、小组探讨以及完成课后实践活动或参加各种比赛,这个阶段的学生愿意主动接受语文知识,可以是讲座、论坛以及参观等形式,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校本课程中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课程教学,以满足学生对校本课程内容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教师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拓展校本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对相关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补充以及活动的方式的增加,或者是将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分离,也能够拉近学科之间的距离,最终开发出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以及跨学科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中采用新编制内容,也就是开发出语文教学的新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深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的文学视野得到拓展。

  高中语文教师在落实课程教学的时候主要以适宜的课程开发内容为主,这也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那么教师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资源意识在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将所有语文课程资源视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本地、本校以及即时性的语文课程资源,将这些教学要素适时的编写到校本课程教材中,使语文教学能够与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的生活轨迹有效衔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学以致用。

  同时,校本课程中要注重语文实践课程的编写,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展示出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协作以及探索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环境中领略语文知识并将其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区域性文化特性对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是资源的完善与特色教育的实现,所以地区间的民间文化、传统特色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编写地域性特色教育课程教材,使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效衔接,使国民精神得到沿袭。每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历史名胜、山川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民间艺术、以及民风民俗都是独特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所以学校与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可以尝试添加一些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的文化意境,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了解国民人文情怀,使学生的精神底蕴得到完整的构建。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横向拓展为主,进而对多元化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使校本课程的结构、整体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延续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方向,以此能够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系列课程,主题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也有针对特殊知识面进行纵向拓展的开发形式,这种对某一知识领域进行深化与信息整合的开发方式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别学生对此知识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是将语文教材作为圆点,进而向圆点周围展开辐射形式的研发,以此编写成系列教材。学科拓展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建立在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规律基础上,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为重心,有效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与编制,这种系列教材能够稳固学习基础,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是教学进度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发展同学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学校在每各周星期三和星期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开设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种类特别多,有微机、田径、美术、书法、折纸,还有关于科学研究和发明的……很新奇,同学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报名。

  我报的是“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研究的是植物和动物,老师告诉题目,然后我们在家里查资料,然后再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观察。我们去海上公园观察生机勃勃的各种植物,到花店观察缤纷艳丽的各种鲜花。回来之后我们一起交流,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可以通过亲身感受,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上的连在一起。也让我更多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通过校本课程,我们扩大了知识面,了解到了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校本课程太有意义了,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参加本次置换脱产研修培训,聆听众多教授讲师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内容的讲述,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了解,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李波教授《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改革》、葛大汇教授《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王鉴教授《中国西北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三位老师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当地传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略作论述。

  “校本课程开发”于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and Mcmullen) 两位学者首先提出,此后便得到了广泛响应。学者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以下将几种常见的概念摘录如下:(1)菲吕马克: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2)麦克米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3) 张嘉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通过对概念的考察,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甚至包括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1)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应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查缺补漏。

  (2)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航模制作、无线电控制、电脑网络连接、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性课程。内容有摄影摄像、园艺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服装设计、家政服务、安全救护、公共资源使用与检索等。

  总之,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等四个方面,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发掘能够开放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课程。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学校课程予以分析、总结,根据面临的教育发展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课程资源,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体现必要的超前意识。

  3.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普遍性、基础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 能够及时接收现代信息,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人才。显然, 国家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支撑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校本课程能够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能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校本课程最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三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新的理念: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教师应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累积获得实践经验,而且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观念的转变如观念、合作观念、创新观念,更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未来社会。

  这里主要介绍培训时我们小组讨论的一个案例。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我们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的。学校在任何一次大型会议上都把加强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再者现在对环境保护、食品中毒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把主题定位为《安全与自救》。

  在安排具体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季节来进行安排的。比如春季是传染病和火灾多发季节,我们就在3月—4月安排传染病与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的内容;5月—7月安排食物中毒、溺水、洪涝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9月—10月安排消化道疾病、运动受伤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11月— 12月安排交通安全、煤气中毒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火灾预防和自救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安排两次课来进行。

  第一次课。地点:学生宿舍。我们想专门从本地消防大队请两名消防官兵,请他们实地勘察我们学生的宿舍,给学生讲解宿舍里会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应该怎样做才能排除火灾隐患以及真正发生火灾时该怎样自救,并指导学生练习自救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预防知识和操作经验,以防学生只有理论,到用的时候却什么都不会。

  明确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让学校灵动起来,鲜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发展和个性张扬的诉求得以实现,让老师职业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得以提升。

  我们把学生乐享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核心。充分尊重在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需求及课程取向。我们将学校现有课程的开设情况向学生做了介绍,并设计了如下问题:你想申报哪个课程?你还希望学校开设哪些课程?由学生自主报名,自愿参加。

  学校为发挥课程研发团队对课程建设的助推作用,成立了课程研发一个体系的团队:学校课程组、教师团队、学生。

  校本课程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上课的地点打破传统的固定班级方式,采取走班与留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实施者与开发者是教师,只有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清楚了,课程建设才不会成为一纸空谈。因此,教师的课程培训一定要及时跟进做到位。

  (1)认识课程:学校出台基本的课程框架后,引领全体教师学习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使教师对学校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了解课程:为强化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山东潍坊北海双语学校高峰校长和广文中学赵桂霞校长的课程建设报告,并组织骨干教师专程前往山东参观学习,实地考察,了解他们的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

  (3)实践课程:学校将《乐享课程》规划向全校教师进行解读,让老师们明白学校整体的课程规划,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又该怎样做.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高远的成长空间,也为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助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课程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复。部分课程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一开始,学校课程追求一个“繁荣”的状态,但繁荣的表象下课程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种种信息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分析现象,查找原因,完善课程体系、升级课程策略。借助课程团队的集体智慧,在总结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了发展和提升。

  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经历了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升华过程;经历了从单一的“知识性目标”到“三维目标”的过渡过程;经历了“课程目标”服务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统整过程。

  随着课程目标的不断发展,课程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文化路一小的课程结构最初包括“基础型课程”、“发展型课程”和“自主型课程”。该课程结构在后来的课程体系完善和实施过程中逐渐显露出其冗杂、交叉重复、定义界定不清晰等先天不足。于是该课程结构简化调整为“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公共必修课程、自主选修课程)”两类,新的课程结构虽然解决了门类清晰化的问题,但依然存在目标界定混乱的问题,经过进一步的发展,现在的课程结构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基础课程始终以《标准》为依据,不断地深入研究标准,并实现了以《标准》为依据的《课程纲要》指导教学。而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实行了集中课时制。除了个别课程外,其他课程全部集中在每周五的下午两节课进行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不背书包的下午。在不变的形式下,发生着内涵的变化――由“走班”与“留班”相结合发展成了校级课程“混合走班”,中高年级课程“平行走班”,低年级“留班”相结合,经完善后的课程实施在目标达成度和课程广度上实现了质和量的提高。

  本着“评价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课程”的评价理念,从重评价知识技能改为重评价综合素质;从教师单一评价改为学生、教师、同伴、家长评价;从评价学习效果改为评价课程质量。

  (1)学生选课。在进行课程规划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必修课人人必修,选修课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报,学校根据选报情况结合实际再做出调整。为避免学生凭感性认识或盲目跟风报课,要求班主任指导学生理性报课,结合自身天赋、兴趣特长、需求等自身情况来报,最终基本达到均衡。

  (2)教师分课(资源)。在进行课程规划时已经考虑到教师的兴趣专长,所以教师分课顺理成章,原则上必修课每班1名教师,选修课每门课1名负责教师,并为本课程的具体开发负责人。全校教师人人参与,另外挖掘周边资源,从社区中挖掘能人异士到校指导。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制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名人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引起我的思考: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怎样的有利于发展创造力的教学环境呢?我们学校坐落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美术基础较弱。学校在高二年级开设美术“设计”选修模块,同学们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作业往往采取模仿和抄袭的做法。怎样“让学生远离模仿和抄袭”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尝试与反思,我发现,在农村高中美术“设计”模块教学中,巧用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善于创造性使用教学内容和大胆使用自编设计课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创意设计思维和独创设计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思考与尝试,在此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面对象白纸一样的同学们,农村“设计”模块教学何去何从?现代教育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中的美术课程 “设计”这一模块,在其内容标准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创造意识”我在教学中发现,巧用问题解决学习模式,解决“设计要怎样思考”的问题,可降低课程难度,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

  “所谓‘问题化’,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适当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课前预习、课内讨论,自己提出和解决问题。”

  首先是一课一问,训练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和探究。如在《设计与生活》一课中,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你发现这件设计作品与生活有何关系?”引导他们关注社会与生活,养成以设计者的眼光和艺术思维的方式看待周围环境和物品的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

  其次是利用名作欣赏,教会学生从功能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名作,并与生活中的设计问题相结合,经常性地进行设计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尝试从功能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有效举措之一。

  最后是提出问题假想,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我认为可利用问题假想的方法,提出一个与结果截然相反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

  美国哈佛大学的罗博特·海斯教授曾预测:“15年前,企业靠价格竞争,今天靠质量竞争,明天将靠设计竞争。”由此可见设计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设计讲的是创意,在设计的功能基础上追求创意和个性。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内容,适当增加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能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

  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集中体现在设计活动中,只要对创造性有所追求,就可能多角度发展创意设计思维。当同学们穿着自己设计的班服、戴着自己设计的班徽、在自己绘制的校庆标志前进行班级风采展示、参加校运会、参加班际合唱比赛和篮球赛时,他们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新课程注重了学生可以终生使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从只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和认知图式的构建,到关注起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并真正地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统一。”我把握这一教改发展的新方向,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在设计课上大胆使用自编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设计能力。

  为了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在教学中尝试把综合艺术、本地文化资源、校本资源与高中美术“设计”模块相结合,把设计与生活相结合,设计了《牛仔服装设计》、《班服设计》和《发型设计》等自编设计课程,大胆在课堂掀起“设计风暴”。

  记得有一次笔者去上一节高中美术课,一位女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笔者穿的牛仔裤问:“老师,你的牛仔裤在哪买的?好看,我也想买一条。”笔者不禁想到,在这个年代,同学们大多喜欢穿牛仔裤,普罗大众也喜欢穿牛仔裤。穿牛仔裤好看又方便,还很“潮”。如果要自编一个有关“牛仔服装”的课程,教学资源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增城,这里有特有的节日“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在增城的新塘镇和学校附近均有布料市场,有便宜的各色牛仔布出售(大概6元一斤),学生可轻易买到牛仔布在课堂上使用。于是,我马上自编了《我们设计的牛仔服装》课程。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设计草图,挑选牛仔布料,剪贴与装饰。很快,一件件极具独创性的牛仔服装设计剪贴作品完成了:有牛仔休闲服,有活泼的学生装,有可爱的童装,有的晚装,有时尚百搭款式……同学们后来还在学校艺术节展演中表演了一场 “牛仔时装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综上所述,在农村高中动漫校本课程教学中,无论是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还是自编动漫课程的使用,又或者是创造性使用教学内容的尝试,其目的都是培养欣赏美、发现美的眼睛,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学生。农村高中动漫校本课程的教学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它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各学校挖掘自身潜力,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教师发挥特长,以研究提升专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在主动合作、实践中发展个性。为有效发挥督导评估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笔者现对校本课程管理的督导评估阐述一些自己的想法。

  它是校本课程管理工作的重点,要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估,加强校本课程管理的形成性评价。它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纪要、教师培训与课程研究、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学校自评的主动意识、务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是督导评估是否有效的关键。学校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履行组织程序,建立校本课程管理的自我评价制度;要组织教师、学生、家长或社会各界,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获取对校本课程管理的评价信息,并及时根据评价信息调整发展规划。

  在自评的基础上,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采取随访和成果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导,关注发展变化,关注因地制宜。对形成特色的学校,实行成果申报制度,采取逐级上报,随机抽查的方式开展;对一般性学校,采取随访制度。在督导时,除查阅资料外,重点应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学生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家长、社会对活动开展的满意度,如校本课堂、学生活动展示、家长随机调查等。

  评估结束后,要形成一定的文字表述,指出优点、不足及发展方向。对形成特色的,有推广价值的,要及时宣传其成功的做法。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基础,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为前提,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特点与发展需要,立足于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不求大,重特色,重可行性。对以上需要的评估,必须坚持调查,要有相应的调查数据,并存档。此外,还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管理中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并且课程结构要合理。

  依据课程规划有步骤地实施校本课程。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流程,形成大事纪要,备有文字和图片资料,便于查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或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供必要的有效培训,努力创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引领教师申报开发课题。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要开展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完善课程纲要,撰写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形成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查阅资料),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具体有弹性。校本课程还应进入班级课程表,形成学生选修目录。校本课程实施方式要遵循教育规律,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除课堂授课外,要采取兴趣小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机会。此外,还要有相应的文字、图片资料备查。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及其社会各界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机制,形成不同层次的评价量表。创造必要的机会,让他们参与课程评价,形成反馈意见。

  教师实施评价分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自评主要通过教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实施过程,梳理实施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教师还要撰写总结或进行行为反思。他评主要是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测评,要有测评数据记录。

  学生学习评价分两部分:一是将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与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结合起来,内容包括我的课程故事、作品集、学期发展评价(从小组、教师、家长三个方面对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形成量表)等。二是活动展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举办作品展览,撰写活动记录等。

  评价要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有相应的奖励办法。对校本课程评价的评估,重点通过座谈、操作、展示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的发展情况。

  学校应成立校本课程委员会。校本课程委员会除校长、相关教师群体、学生外,还要吸收课程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代表参加。校本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校本课程规划》以及相配套的各项计划、方案、制度,审议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协调各项工作,指导与评估课程实施。教导处负责编制课程表,组织实施各门课程,反馈纠正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制度保障。要发挥制度的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完善各项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如课程审议制度、评价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

  2.资源保障。要有效调动学校及当地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加强相关活动场所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设备,确保经费投入,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以前,我在打乒乓球的时候,总是输给这个组的两个人:一个是刘清泉,一个是汪铃旭。他们两个都是横拍,我也是横拍,但时不时便换一种拿法玩。我总是被汪铃旭抽死,让我输得心服口服。他还经常说我打球垃圾。以前,我承认他是第一,但从今天开始,我是第一!

  一共两节课,第一节课上半节课我很是不在状态,总是看不清楚乒乓球打在哪了。刘清泉和汪铃旭定了个规矩:只要连续干下去我们五回,就必须抽。我经常被抽。

  第一节课下半节课,我渐渐找回了感觉。汪铃旭他们自从这里,好像没有再一次连续打下五个人。有也很少,只不过有一两回。连刘清泉都开玩笑说:“臧英杰找回感觉了。”我抽死汪铃旭28次,抽死刘清泉14次。我相信。汪铃旭不可能在说我是垃圾了。

  我国从1999年开始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05年江苏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过程中我省出台了高中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文件从校本课程的内涵、目的意义、开发原则与程序、评价与管理、推进保障等角度对校本课程提出了要求。[1]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育学大体上可以说是一种“没有课程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只告诉我们有关“教学内容”部分的三个概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由此导致了我国教育体系中“课程”这一块的结构性缺乏。[2]由于大部分教师原先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当前普通高中“试点”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主要有:第一,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等同于“学校自主规定课程”;第二,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增加选修课或增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化为“组织教师自编教材或辅导材料”。[3]笔者认为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地方资源状况,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而形成的课程,能使学校课程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化学校本课程则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化学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公民素养的提升。

  虽然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充分的课程主动权,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缺乏课程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就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和能动的反映。[4]课程意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意识,教学意识关注的重点在于“怎么教”,而课程意识则更关注“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学意识往往追求教学功能的最大化,而课程意识则追求教学功能的最优化;教学意识关注掌握“双基”的程度,而课程意识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意识主要是由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和评价意识四个要素构成的,我们就结合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来谈谈深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首先要确定选取什么作为“校本化”改造的内容。而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首先考虑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等。因为如果预设的课程目标本身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即使实现了既定的课程目标也可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教学。例如,我们在依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围绕太湖物产中多含钙元素这一主题开展课程设计,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太湖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太湖石为碳酸盐岩,石质成分主要为石灰岩、白云质岩、大理岩等,太湖三白和东西山枇杷的含钙情况与区域物种有差异,太湖水环境问题之一的蓝藻水华的发生在氮、磷营养元素充足的情况下,钙离子等也起着重要作用。[5]在课程意识的“引领”下,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知识进行思考,由于贝壳粉和珍珠粉在外观和理化性质上极为相似,央视曝光不法商贩将其冒充珍珠粉销售,太湖石为何会具有“瘦、皱、漏、透”的奇美特色呢?太湖物产中含钙量较区域高,那么太湖居民每日饮食中钙摄入量是否能达标,是否需要额外补钙呢?如何看待“引江济太”与太湖蓝藻的利弊呢?我们不是仅仅把眼光停留在上述物质的性质、检测的方法、物质的应用等的科普介绍,而是将课程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了解探索未知物质成分的科学方法;了解钙对健康的影响和对周围环境的利弊;通过了解地方资源增进学生爱乡之情,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课程目标符合化学校本课程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特点。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教什么”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思考预设的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往往埋怨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太少,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敏感地觉察到课程资源的存在,并立即加以收集和保存,能在课程设计时合理采用匹配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除了教材、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外,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经验、情感态度等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我们以太湖资源为研究对象,筛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钙”元素作为课程研究内容,大大丰富了课程资源。我们从开始选题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经历了从茫然到豁然的过程,这份体验与收获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也让我们领会到教师具有课程资源意识的重要性。由于校本课程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课程中对于问题的探索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即便如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以及与教师交流和对话的体验也已成为课程中不小的资源。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开拓教师课程资源的视野,加强课程资源的自觉性。

  美国后现代课程学者威廉·多尔认为,“课程不再是被视为固定、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6]课程已不再仅是“跑道”,也应成为“跑的过程”。[7]化学校本课程要尽量减少理论讲解或原理推演,避免把知识授受作为唯一的任务和方式;应注重学生思考和体验的过程,避免只注重结论而忽视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研究性活动和过程[8],缺少了“研究”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完全偏离了课程开发的本质。我们将研究中获得的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情感态度的改变等都转变成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重和学生的活动与对话的过程,分享研究中的知识视野与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我们始终保持过程意识,突出校本课程的研究过程的教育价值。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教师在评价方法和方式上仍偏爱传统意义上的量化考试,容易忽略教学过程前的诊断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教学过程后的终结性评价及反思性评价。基于课程意识的课程评价则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分小组开展研究,除了教师评价外我们还实行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在课程中及时获得鼓励,对增强学生研究的兴趣和信心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课程中我们不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给予反馈,以突出评价的发展。

  课程意识是课程开发、实施、再造和评价的源泉和基础[9]。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基于“课程意识”,以此来选择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才能开发出有科学味道的化学校本课程。因此,要创造性地开发好化学校本课程,教师就必须不断深化课程意识。然而课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自觉生成的[10]。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地、有意识地转变观念,超越以往种种狭隘的课程观,确立整合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此外,教师还需要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断质疑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意义性,在课程实践中不断检视教学效能,促进课程意识的生成。

  [1] 黄晓玲,杨德军. 我国各省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 中小学管理,2011,(11):7-10

  [2] 王效靖,冷泽兵.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课程意识[J]. 现代教育科学,2009,(1):54-55

  [3] 高翔. 基于常态实施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20-22

  [4][9]沈建民.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61-64

  [5] 李林,朱伟,罗永刚. 钙、镁离子在水流作用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5):9-12

  [7] 沈建民. 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归因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2012,(4):59-61

  为了增强地方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石刻艺术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申报了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该课题得到了市区级专家的肯定。校长亲自任课题组长,加强了课题研究和后勤保障。课题实施中,学校专门购置了美术相关教具,配置了美术教室、展览室、工作间等,并派送教师到大足石刻景区、永川古镇、巫溪宁厂古镇、荣昌安富――“西部陶都”、北京、南京等地采风学习,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为了编写出适合学生的特色乡土美术教材,在市、区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美术教师多次深入石刻景区考察,拜访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和学者,选取了大足石刻中雕刻精湛,极具代表性的造像《千手观音》《卧佛》《华严三圣》《牧牛图》《父母恩重经变相》等为素材,并把这些素材运用儿童化的艺术语言进行组合,在不同的绘画纸、竹编、纸扇等材料上进行实践,形成了石刻绘画、石刻剪纸、石刻线描、石刻泥塑等独特的创造技法,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为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本着“边实施边研究”的原则,在每周美术课程教学时间内,专设一课时为《大足石刻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使校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有效性。于2010年编印了《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分上、中、下三册,供不同阶段学生使用。这套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表现石刻艺术之美,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感受民族文化的美,做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为了增强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在“我是石刻宣传家”主题活动中,学校领导带领学生参观了宝顶山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工程现场,并邀请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学习和传承大足石刻所展示的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保护文化遗产,担起传承和宣传家乡文化的重任,真正成为大足石刻文化的宣传家。

  再如在“七彩画笔画家乡” 主题活动中,学生深入石刻景区采风学习,将精美的石刻造像,采用剪纸、水粉、线描等手法,在绘画纸、竹编等材料上进行创作,展现家乡石刻之美。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学校还组建了石刻艺术活动小组――线描组、版画组、雕塑组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满足学生艺术表现的需求,学校为师生举办画展,展示师生的石刻艺术创作。

  经过多年探索, “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获2013年重庆市政府教育成果三等奖;学校被评为“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重庆市首批艺术(绘画)特色学校”。 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了独特的大足石刻艺术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了大足石刻艺术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校本课程即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教育部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目前校本课程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口中,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如果要很好地贯彻新课程的实行,就必须对校本课程究竟是什么、如何开发、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校本课程”从字面上可以分为“校本”和“课程”两部分。所谓“校本”就是以校为本,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课程是一个争议很多的概念,不同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作了界定,课程概念的多样性同时也带来了校本课程概念的多样性。

  校本课程应该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概念,它要求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们不可固守某一种概念而以词害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局限于任何一种定义,那反而会阻碍思路。

  如果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角度来理解校本课程,可以认为校本课程是根据社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由课程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能够反映多种需求的、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包括改变、拓展或重新开发等方式开发适应某种特殊环境的课程。

  校本课程产生和使用确实意味着课程权力的下移,它的出现使得学校、教师在课程的选择、实施、评价等方面有了相当的自,这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性、参与性,实施、评价各个环节都要能体现出一种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教师得到成长,使得学校成为一个更为和谐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它主要强调以校为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条件来进行课程开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

  1.以学校为基地。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要素,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学校中发生并一步步展开的。

  2.以学校为基础。学校是否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必须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为依据。

  3.以学校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是学校在领会国家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或整合的校本化的过程。学校是真正的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成员,特别是广大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人。

  4.以学校为整体。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到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整体学习需要,要充分依托并最大程度地调动校内相关人员和校外课程专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临近社区、学生家庭等学校办学因素的功能。

  5.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校本课程开发要遵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更要着力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课程对策。

  虽然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但是在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接受中央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不能随心所欲。如果一味强调以校为本而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也不允许脱离国家的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体现出的是不同的学术理念,两者在课程目标、教师观、学生观、课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列工程,从西方引入中国存在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

  1.不可把校本课程当作“救命稻草”。目前一提到一种新的思想或理念,都会被用来试图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以这种态度来对待校本课程,以为只要实施了校本课程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那恐怕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选错了目标,而且还可能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引向歧途。如果过于追求功利的目的,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需要一系列的辅助措施和环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积淀和酝酿。

  2.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理念上,而非技术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其背后有的观念在支撑,可以说它是观念进入到学校的一种形式,如果我们只是把它的操作层面的东西拿来使用而忽视或无视其背后的理念,则可以说是买椟还珠,与校本课程之所以产生背道而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