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体育新闻中心 /News
“夜校”一课难求
“夜校”一课难求近来,“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之风吹向全国各地。新颖的课程、实惠的价格、专业的师资,让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在年轻人中火速“出圈”,不只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很多城市都推出相应的课程。
非洲鼓、汉服舞、花艺、美妆、扎染、桥牌……以兴趣爱好为主导的培训项目在近年来越来越受成年人青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学习市场行业报告》,2022年个人兴趣学习市场规模高达1535亿元,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4.1%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7年可达2964亿元。但市场规模剧增的同时,也需要规范化的引导。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以兴趣爱好为主导的培训趋势在21世纪初早有显现,当下的“夜校”热则是当代年轻人拓宽业余爱好的渠道,具备一定社交属性。他认为,应该鼓励这类学习项目,打通家庭、学校、社会各个环节博鱼,因地制宜制定对策,满足各地对兴趣型学习的服务需求。
“简直抢出了演唱会的感觉!”这是周女士对上海“夜校”抢课体验的评价。她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即使提前做好攻略、定好闹钟,仍然没有抢到自己一直想学的茶艺课程。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夜校”春季班报名时,有近38万人争抢6000余个名额。到了秋季班,名额扩容至近1万人,而报名者的数量也几乎翻番,即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大多数课程名额一分钟内就被“秒杀”。
上海“夜校”的全称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于2016年成立,全年推出春、秋两季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老师在晚间时段为18—55岁中青年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故称为“夜校”。与大众印象中学习文化课的夜校不同,其主要是为了满足上海市民的艺术需求,开设有非洲鼓、瑜伽、茶道等课程,以及十分符合上海调性的精品咖啡课,红酒、啤酒品鉴等课程。
据了解,这些市民艺术课程是由上海市政府组织,上海各区的文化馆与艺术馆举办,近两年尤其火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民夜校项目总联络人表示,经常有不少市民打电话咨询还能不能加名额,课程已满是否能够替补等问题。
今年以来,“夜校”等相关话题热度更是不断攀升。某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帖子评价数同比增长226%。
据专家介绍,夜校实际上是一种的形式,这个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为了解决工业发生以后工学需求的问题。而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夜校热则是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高时,很多城市青年、进城务工人员通过上夜校的方式,攻读专科、本科学历,或者学技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的夜校热,这届年轻人热衷的“夜校”课程更丰富多元,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折射出他们对待继续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转变,正在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储朝晖也表示,这种趋势在21世纪初早有显现。区别于传统夜校的提升学历、满足考核的“硬”需求,当下的“夜校”热是当代年轻人拓宽业余爱好的渠道,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他们渴望从线下拓展新朋友的需求,具备一定社交属性。
近年来,培训市场空间不断扩增。9月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学习市场行业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增强,中国学习市场规模呈持续上涨趋势,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5762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04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6%。
而在培训市场中,分为技能型培训和兴趣型培训,这两种类型的培训所满足的需求和目标不同,前者涉及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培训等;而后者包括艺术和创意、休闲爱好、健康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培训。
熊丙奇则告诉记者,“近年来,不少传统的城市夜校都在寻求转型,从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转到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而相比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吸引城市青年的,就不是获得‘一纸文凭’的功利价值,而是丰富精神生活、完善自我的非功利价值。这对课程的设计与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民艺术夜校的资料显示,上海“夜校”的校区遍布16个区,上课形式除了线下还有线上,而且部分课程还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课程涵盖领域非常广泛,有琴棋书画、舞蹈瑜伽等琴棋书画兴趣类课程;有烘焙、插花、红酒品鉴等实用性课程;也有PPT制作和商务礼仪等专为职场人士提供的课程;更有复古银饰制作、蓝染等小众课程;针对外籍人士,还有专门的外籍班。
从企业方面来看,记者发现今年上市的量子之歌曾推出专注于个人价值提升的终身学习平台“讲真”,和中老年兴趣学习平台“千尺学堂”,并结合大众爱好、市场趋势变化,开设了包括短视频制作、记忆力、钢琴、书法等系列课程,以满足大众在追求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在C端全面覆盖成年人群学习需求的同时,还面向B端开拓了针对企业的市场服务业务。
学员肖薇向记者表示,“市民艺术夜校带给我的不仅是学会一门手艺,而是帮助我培养了兴趣爱好,并让我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这些纯粹的热爱滋养了生活的‘美好’。”
记者也注意到,静安区文化馆的《零基础手工皮具体验课》、世博会博物馆的《烘焙课堂》名额都是16秒被抢空。
然而,也有不少采访对象向记者表示,像这样便宜又实惠的兴趣型培训项目太少,即使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需求也很难被满足。大多数培训项目比青少年还贵,以钢琴学习为例,在朝阳区大悦城某机构学钢琴,青少年起价5000元,则是8000元。
对此,熊丙奇认为,针对培训观念的转变,政府、社区、校外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应该携手,为其提供更多元的“夜校”选择。
储朝晖认为,教育市场规模急速扩大时,应该打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各个环节,形成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组织的引导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对策,满足各地对“夜校”这种类型的学习服务需求;同时也需要财政部门提供支持,出台减免和优惠政策。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近年来欧美在教育中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其中表现突出的是在老年培训课程以及夜校课程中的财政支持不断上涨。
据统计,7年来上海“夜校”的学费一直都是500元12次课,单次课程的价格低至40多元。这让不少其他地方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投来羡慕的目光”,纷纷表示希望可以在全国推广。
记者也从广州相关部门方面了解到,18—45岁的在穗青年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多种类丰富的文化课程,比如广州青年文化夜校项目,此外社区也有不少相关平价甚至是免费项目提供。
周女士告诉记者,上海社区为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还开设茶艺师、评茶员课程,如果考试通过后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申请1200元起的职业技能补贴。
记者亦发现,不少自称“夜校主理人”的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建群,声称对接机构和老师,集齐三五个学员一周内即可开课。这些夜校主理人需要帮机构吸引流量,为学员和机构牵线,并从中抽取佣金。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样都是“引流—转化”,针对青少年课程服务的商业逻辑是 “一次低价引流、后续持续转化”,与此不同,早前针对的培训项目则是“一锤子买卖”。现在同行也尝试用低价引流课沉淀学员,发展潜在长期用户。
专家指出,放眼全国,“夜校”尚未达到普及的状态,社会多元化办学的理念仍然适用于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而这类公益性项目可以通过社区服务采买的形式进行,有效规避招生不合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