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体育官方网站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2024-08-28 01:58:2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鱼体育官方网站校本课程精选(九篇)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现实的问题是不少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不纯。有的是为装潢门面的需要,有的则是受从众心理影响。其结果是,众多校本课程开发者不甚了解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不知道如何挖掘课程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并没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人力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与实施的先决条件。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尽管我国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师数量质量也有极大改善,但是距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要求还很远。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普遍低下、团结协作能力差、敬业思想有待加强等方面。其原因在于: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致使学校和教师依赖和顺从,学校和教师缺乏对课程发展的独立判断。其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着“重教育,轻课程”的现象,导致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都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教师接受培训的目标只是完成教学。

  学校的办学宗旨或理念的瑕疵是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致命伤。在时下很多学校由于学校领导班子的缺陷导致学校无发展思路或人云亦云思路不清,校本课程研究缺失内涵甚至连起码的校本教研和普通教学活动混为一谈,校本课程的命运也就无从谈起了。

  理念是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顺利进行,与校长和教师所持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在校本课程向全国推进的时候,仍然有一部分校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观念停留在狭义的课程开发上。认为校本课程是除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决定开发的那部分课程。在课程的呈现形式上,把校本课程限定在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其实校本课程的空间极为广阔,校本课程既有活动课程也有学科课程,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

  有效的课程评价管理机制是督促校本课程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校本课程的发展必须以课程评价为督导,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手段对校本课程的实施予以科学的评价,促使其在动态过程中趋于合理,确保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

  在当下:一方面,不少校本课程是对学习科目的深化,过于深奥,多数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更多的校本课程内容过于肤浅,形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师生并不看重校本课程。结果校本课程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课”,教师想上就上,学生想跑就跑,最终不能达到最初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甚至有的教师编造研究材料和研究数据,有的学校为了达到符合实验假设的研究目的,在实验报告中编造数据,隐瞒真实的调查材料。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研究成果”都是抄袭来的。这些都是评价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体现。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愿,更多依靠教师良好的科研素质,因此着力开发教师业务素质及科研潜能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先决条件:

  首先,对于在校师范生应当加强其教学观察力,适当的试验设计能力、试验实施操作能力、适时的试验控制力以及较强的总结能力。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对于在岗教师应保证有质有量的培训,这决定了时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前景。我们以往的培训多以十天半个月的短期培训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从内容上讲,有点就事论事的味道,不能很好地让教师掌握学习的方法,更不能从实际出发教给教师哪怕些许的从事科研的方式。培训应建立长期跟踪机制,多抓少而精的培训,少做“无效秀”;培训更应长期化、制度化让在岗教师能不断挑战自我激发潜能,为教改大计做贡献。再次,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本校教师素质。校本课程产生的过程离不开学校的课堂,缺少了校本培训的教师很难从实际出发开发出适合校情的校本课程。

  学校办学理念决定了校本课程水平的高低,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则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实施校本课程要求学校应有自己的思路,校本课程建设要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传统及文化底蕴,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淀。

  首先,校本课程建设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乃至从优到精的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付出巨大努力。诚然,开发校本课程无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学校特色的形成都大有益处。课程开发者应该明白,教材不是一个科目建设的终结。相对教材而言,拓展该科目的教学资源才更重要。转变课程开发的理念,能更好地撰写教材,整理相关教学材料,稳定地传承学校优质课程。其次,加强校内外的团结协作与合作交流,培植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大气候。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就与打开校门办教育的思路是分不开的,假使我们所有学校都有虚怀若谷的气度,不仅能欣然接受来自外界的赞扬之声,更能气度非凡地接受外界的批评与质疑,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肯定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保障课程得以顺利地实施,还要在课程开发前后,对课程开发进行审议。课程开发前,审议委员会需对课程开发存在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估计其价值所在。课程开发后,需对课程开发达到的程度予以奖励或惩罚。课程审议委员会由专家、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等代表组成,由其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这些具体的规则需经过专家组审议,教师、家长等审阅过后方能生效,在这些制度的基础上,委员会对其进行审议,并做好书面记录。审议要做到公开、、达成共识,审议后当众宣布结果。

  学校应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制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凭一己之力,一时之性开发课程资源。学校要从选送教师进修、购买书籍资料等多方面给予教师支持。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负起总的责任。在管理上赋权与问责并行,谁分管谁负责,重在服务、协调、指导和管理,制定课程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资源共享制度,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行为。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就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校本课程才富有个性,特色鲜明。

  有效的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特色的体现以及国家课程的高效率实施过程,更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同标准下各具特质人才的根本所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权在学校,所以一所学校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体现自身的发展理念及办学特色,就必须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文章。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期向内涵建设期的转型,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开始从单一的专业能力转变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也越来越贴近社会和高职人才特点的时代需求。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使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2.1 以就业为目标高职教育是为地方区域和行业企业经济服务的,因此,它的课程要最直接的反映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紧跟企业行业发展,特别是在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今天,密切注意企业的用工需求和用工动向,把提高学生就业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目标。在校本课程编写过程中,应做到取长补短,积极吸收传统教材重视学科学科系统性的优点,还要注重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将课程开发与技能鉴定、技能取证相联系,为今后学生更好更快的就业铺平道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2.2 以能力为本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将以往重知识体系的学科性与连贯性向以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转变,构建以能力为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够用即可,重心要向课程的实践性倾斜,在教学环节中,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把课堂由传统的教室搬到实训室或者企业生产车间中,便于学生更好的将课堂理论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中,也应增加一些企业的实际生产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3 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在讲台上死板的说教,而是更多的以“导师”的角色出现,对学生进行授业解惑。学生们则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增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行知识的构建。

  3.1 体现职业院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特色在是“立足本校、扎根实际”,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学校在课程开发上也是各有侧重,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在课程开发上也有了相应的要求,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这样可以很好形成各个学校鲜明个性、独树一帜,成效卓著的办学理念和模式。

  3.2 促进经济发展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企业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不断紧跟企业、行业发展,调整课程内容,设置紧贴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企业、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更好的根据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

  校本化、自主化、特色化是校本课程的最大特色。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立足于本校,扎根于实际,更符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模式。课程由本校教师,根据实际走访企业行业对用人的需求,以及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开发合适的课程,保证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够用,强调实践教学,以培养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业可以更好的依据本校的实训设施条件,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使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有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课程往往更具有实用性,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实际生产案例,会为学生们注入新鲜的知识血液,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①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②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③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④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在教育大变革、“轻负高质”成为基础教育之基本诉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改造我们的“校本作业”,已成为我们研究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专题”我们将围绕作业的校本化问题,探讨其开发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使我们对作业的认识更全面深入,对作业的改革也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今天你们校本了吗?”“校本”一词已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一个颇为热门的术语。追其渊源,应是源于“校本课程”的开发。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校本课程首先在西方兴起,随后逐渐影响到我国。21世纪初,我国实施的国家、地方、学校课程模式便是受其影响而进行的。随后,“校本”一词,便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如校本教材、校本作业等。时至今日,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进行的相关校本开发到底收获如何?其成绩与遗憾,恐只有亲身参与者最为清楚。在此,笔者就校本作业的开发,谈谈自己的感想,求教于大方之家。

  关于校本作业的属性,开发者往往将其定位为:定向的、可视的、线性的发挥巩固、加强理解作用的一种作业练习;对学过知识起一定检测效能的总结性评价……说白了,校本作业与日常学生所做的练习作业具有同等性质。那么,校本作业真是如此吗?明确此点之前,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校本课程的实质内涵。

  追溯西方教育的课程分科历史,可至古希腊的“七艺”。在当时学科课程被分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语法、修辞、辩证法。到17 世纪之时,《大教学论》诞生,它通过对语言、科学、艺术教学法的专门论述第一次建立了分科教学法,也为现代学校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随着19世纪工业的发生,科学与技术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社会发展的主流因素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中,即古典文科性的课程逐渐为技术性课程所代替。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具体领域的学科课程也出现在学校的教学之中,学科细化的特征较之以前尤为突出。可见,时代特征决定了现代课程的分类产生于技术至上理念的背景,它以控制为中心追求效率。我国的各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且延续了细化、独立且追求效率的课程特征。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校本课程的出现必然有它历史的契机与必然性,我国校本课程的出现也是如此。我国现代意义的课程以日本、欧美学制为模板,所以具有与欧美课程相同的性质。由于内在“基因”的“技术理性”特征,所以虽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补充,但在当下其主导性质仍为追求效率、工具性、有用性。这集中体现在中考或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之上。另外,由于多元化社会的影响,学校与学生之间掺杂了更多信息源;同时,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社会大众关心教育、参与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与育才之功效也便为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乃至学生所关注与重视。在此背景下,校本课程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同样,校本作业的属性亦应充分考虑“校本”基因的存在。校本作业应区别于语文、数学、历史、等具体学科作业:它是具有包容性的一种综合性作业(特别是对于文科);它所追求的并非是对某一种陈述性知识或者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巩固,而是符合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自我参与、生成,形成自我体验的元认知发展;它并非只有纸上题目一种形式,而是要学生调动各种资源,参与其中。总而言之,校本作业应具有一种大综合的“课程属性”,而非仅仅为一种单科作业;它应是关注于过程、侧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而非追求可视、客观的结果。

  关于教育、教学的目的、目标,国家课程标准中早已有相应的规定。换一种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明天的幸福,而非今天的快乐吗?这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预约”式幸福,在今天的教育中早已在理念上为人们所摒弃了。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快乐、获得自我的体验,且对他的、成才有所益处,这必然为教育者所思考。当下的具体学科教学,虽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了强调,但课程自身存在着追求工具性的“基因”,导致了其对于学生个体关注不足;同时,当下的班级制授课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事实,也直接使学生的学习侧重于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而忽略了自我的认知、反省与体验。因此,“校本”的价值与意义便是在于弥补这些,校本作业不必被限定于“人文”或“工具”之下,而应以促使学生追求自我满足、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为目标。

  如何来设置校本作业,或者说校本作业的设置可以运用哪些资源呢?对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澄清一个误区,即校本作业一定要有围绕明确知识取向而设置的具体形式(纸质试卷或者某种活动)。我们应具有“作业资源”的思路。所谓“校本作业资源”是指一切可以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实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学校、家庭、社区等资源。它的参与者必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家长、社会人员则是提供资源及予以保障的人员。在具体操作层面,杜威的“实践性作业”与“道尔顿制”以及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皆可以给予启示。如在主题确定方面,我们可以以“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为主体进行审议开发:通过“审议”确定“校本作业主题”,学校、社区、家庭等提供资源支持,并以合适的而非单一、固定的形式予以完成。例如,以“家长与孩子如何处理矛盾”为主题,各科教师(特别是人文性科目)便可利用自己的学科资源,如观看影视,写作,资料搜集、归类,情景剧表演等。值得一提的是,就某一具体事物而言,同样可以予以相应的校本作业开发。如“水浒主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从语言(方言)、地理(山寨防守、战争的攻防)、数字影视技术分析(参考相关影片)、文化、历史(宋代的经济、制度等)、生态等多方面予以校本作业开发。总之,校本作业开发的资源是广泛的,且具有包容性与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学校已取得不少的成绩,但是也有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是跟风,走形式,热闹景象下隐含着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有些学校根本不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有些甚至是应付差事等等。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文化的层面探究其深层的原因。

  改革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是学校新文化与旧文化不断磨合和融合的过程。因此,要想使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要想使国家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学校必须改造现存的文化,改善师生关系,创设理解与协商的、开放的校本课程文化。

  本文赞同裴娣娜教授的课程文化观点: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使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的确立,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而居于教育核心的课程则是这一文化过程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课程管理模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这一次课改的新亮点。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现了学校自利的重塑。但是目前,我国的校本课程的推行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如教师的能力、意愿;学校外部的评价;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它的开发和实施并非像学校获得课程自那么简单。当前,课程改革力度加大与学校课程文化不发达之间的矛盾是制约课改深入进行的关键所在。只有以创建特色学校为抓手,重塑校本课程文化,才能使课程改革在每一所学校得到创造性落实。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首先需了解校本课程文化的现状。

  学校根本就不重视课程文化的建设,组织缺乏凝聚力,内部死气沉沉。有些学校的教师缺乏课程观念,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教材,课程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物化的文本,更不理解课程文化的内涵;认为教学即是执行、复制课程文本的过程。有些学校的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不感兴趣、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足,因此,学校无法提出适合本校的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例如,S小学虽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小组,看上去似乎谁都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但实际上谁都不负具体责任。校长本应是课程开发的,但由于对课程开发没有多大兴趣,所以对课程开发也没有提供必要的支持。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与实践发展范式,绝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但是有许多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他们拒绝接受新的事物、新思想、新知识,吃老本,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在最近几年来,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校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新课程改革标志着整个教育范式的性转换。无论是对新课程理论的研究,还是对新课程的实施,都必须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充分地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

  课程文化开发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受益,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评价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文化的目标要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氛围,或者说是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下,教师能够自觉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相互间能够分享他们关于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并努力在课程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技术。这种文化是开放的、的、合作的、沟通的文化。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士的合作、沟通,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责任感、课程开发能力、研究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仅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显然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之间更紧密、更有效的有机的结合,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平等的、互动的教师工作群体。另外,这种合作文化不仅倡导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合作,还要求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教师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网络的作用。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新一轮课改中,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一种生态系统。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就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打破了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神秘感,消除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距离感。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教师的任务是借助现成的教参讲授教材,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现在,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形成反思态度和反思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培训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有力保障。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教师课程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笔者以为应坚持“以校为本”,校本培训应是培训的主要形式。在培训中树立“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可采用开发前的集中强化培训和开发过程中的边学习边提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发前的集中强化培训主要是让教师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一些基本知识。在校本开发过程中,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研讨活动,随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信这定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科学评估学生发展需要,继承学校优秀传统和已经形成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现有资源,开发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实现课程创新,进而形成办学特色。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个阶段——“需要评估”中,要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在这些研究工作中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关键环节。要综合考查学生兴趣、特长,学生发展意向,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设想。

  现在很多学校在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养成教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传统项目、特色项目。这些之所以还不是课程,还不能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所缺少的是把它们放到课程的概念下去开发、实施。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运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资源。

  社区应作为最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基地被开发和利用。充分地利用社区的一切人文和自然资源。校本课程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的优势、传统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性、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机制,不断更新完善,形成开放、、科学的课程

  一、任何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都是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自己本国国情的立足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与英、美等国正好相反,是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管理体制的课程模式。

  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更多的是学科专家)来决策,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因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统性,通常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而学校课程(严格地说,应该是“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两类课程各有利弊。在目前的形势下,恐怕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国家课程,也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学校(校本)课程。每一个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总是不断地尝试根据时展的需要,依据本国的教育传统和国情,在这两极端之间寻找或调整更合适的立足点。

  我国自从建国以来,由于当时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育普及难度很大,学校教育质量尚存问题。为了确保我国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同时也便于管理与评价,借用原苏联三、四十年代中央集权的课程政策模式。采用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政策,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然而,目前我国的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师质量正在不断提高,许多发达地区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许多示范性学校的教育质量已有一定的保证,尤其是90年代以来,第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的决策权力部分下放给地方(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与示范性学校的尝试,以及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地提出“三大板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使得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示范性学校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了这样的实践基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把课程权力从中央一级逐步地、部分地下放到地方和学校,让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堂与学校拥有课程的部分权力,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共同质量的基本前提下,给予不同地方和学校不同的专业自,积极调动各个社区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的教育方针。

  二、学校中实施的课程既应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因此,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新体系。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即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与基本任务,制订各个学科或领域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实施教学。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本位),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地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因此,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有必要说明一下,就理论理,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是有区别的,学校课程指代不明,容易引起误解。学校课程单是字面上就难以体现“以学校为本(school-based)”的理念,很容易被人误解为学校凭自己的经验自编教材,因此难以区别国家、地方、学校课程权力的差异;而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另外,按汉语习惯,“学校课程”很容易与“学校中的课程”相混淆,“学校中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再者,、香港都已接受了“学校本位(校本)课程”一词,因此采用“校本课程”也有利于汉语文献的交流。

  组织制订或修订、审定我国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课程计划。包括统一规定国家课程在各个教育阶段中的中观课程结构,如学习领域或科目数、总课时、周课时以及课时分配结构,严格控制学生的活动时间量与基本学业负担。

  颁布国家课程中各学科或学习领域(尤其是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确保学生统一的、最低的学业要求,以培养学生共同的、全面的素质。

  制订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指南,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制订教科书或教材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定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中小学教材巡展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并报教育

  有条件的地方,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组织专家或与专家合作开发地方课程(包括课程标准与教材),并制订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指导性意见。

  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与评估当地学校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状况,以确保我国基础教育基本质量的落实。

  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与义务指导学校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方案,并具体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有权审查学校在校本课程中使用的自编教材,并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向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公布经过审查的这类教材。

  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当地社区、学校的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有条件的学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指南》,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自己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必须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

  3、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4、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时,要对实施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的程度,也听取学生乃至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在该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一是建立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如学习时收集到的故事、照片,办的剪贴报,写的采访日记、调查报告,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评价等。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随时进行评价。最后在一学期结束时,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起初,学校通过研究、讨论、咨询专家,认真理清课程与教材的关系,课程不是简单的教材,是课程就应当有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这里的课程内容才是教材。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不一定是专家的权利,它是生成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校本课程的创造者。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校本课程就是学校的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所以我们经历了大半学期的准备阶段,这其中计划、标准的制定虽说不上科学,但也是本着“因人制宜”的原则,最后,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校本教材于暑期开始编写,书名为《书香润童心》。

  《书香润童心》是一本收录大量文章,从而试图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书籍,全书共分为六册,一至六年级各一册,与语文课本配套使用。每册教材都分为不同的主题单元,例如二年级有“快乐童语”、“丫丫学古诗”、“成语典故”、“情感天地”和“童话乐园”五个单元,内容的选择符合低年段学生特点,许多内容配有阅读提示,课后遐想,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1.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地方性应当是最显著的特点。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根基,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课外阅读在经济状况不好,人的文化素养偏低的乡村来说很难实施,但是地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唱响世界,雨花石文明中外,还有传承已久的饮食文化等等都是我们建设校本课程的丰富资源。在校本教材《书香润童心》中收录了“的传说”,“雨花石的形成、种类”“烈士”、“的历史人物”等等许多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章。而我校位于秀丽的灵岩山脚下,传说灵岩山就是雨花石的发源地,所以我们又结合校本课程成立了“‘小灵人’雨花石研究所”,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博鱼体育

  2.实践性。因为《书香润童心》是一本关于课外阅读的校本教材,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我们也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目标之一,语文“课标”指出:“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所以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一直与生活、环境紧密结合。例如二年级的“快乐童话”单元中有《捏橡皮泥》、《敲门》、《给奶奶讲故事》和《猫头鹰》四则小歌谣,在教学设计中,吟诵当然必不可少,我们将每一首歌谣都配合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如《捏橡皮泥》, 在吟诵基础上,带领学生边吟诵边动手,捏一捏,捏成花狐狸,捏成红公鸡,捏成大白鹅,学生兴趣盎然;《敲门》其实就是一种交际,学生吟诵后,在班级中演一演,敲门时应注意的礼貌、文明、学生也就记住了。《给奶奶讲故事》学完后,要求大家回去给自己的爷爷奶奶也讲一两则故事;《猫头鹰》读完了,大家都知道它的样子了,查查资料,问问父母,看看它还有哪些生活习性呢?……这些都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开放性。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相比,它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经过审查的教材,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校本课程“专职”教师。所以在校本课程的内容,校本课程的学习时间空间上都具有开放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依然设置诸多“规范”,势必又会走进另一个封闭的圈子。从社会和学生发展角度看。万物是不断变化着的,即便就某一件事物,你今天看和明天看就可能不一样,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角度也能看出不同的方面,所以要保证校本课程的建设能与社会同步、与学生同步,它就必须“开放”。再看,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信息传输渠道也呈开放状态。在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成为权威知识的者或学生孰优孰劣的审判官,信息传输渠道往往是 “教师 ——学生”的单一系统,这个系统容易导致接受性学习。校本课程因其内容的开放性,学习方式往往是探究式、研究性的。教师仅仅是课题组的一个成员,师生一起讨论学习,一起外出采访,一起上网查询资料,一起总结交流,师生与社会交流,与家庭交流,与现代媒介交流,信息交流呈全方位立体放射状态势。比如童话故事“绿毛怪”,在一年级教材中我们只选择了其中的两个小故事——《绿毛怪和大象》、《绿毛怪来到兔子家》,还有什么故事呢?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想啊!猜啊!兴趣高涨,课后主动去读这本书的孩子很多。

  4.实效性。任何课程建设的根本在于通过“课程”的途径实现“目标”,就校本课程看,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人的发展”。“实效性”表现之一就是学生的需求,现在农村学生需要什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农村学生最缺乏的是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交际的能力,在南京市“振兴阅读”的大背景下,建设“课外阅读”类的校本课程无疑比较适合。“实效性”表现之二就是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认真分析校情和师情,发现学校教师中目前状况最好是语文教研组,所以我们将“课外阅读”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导方向。还有就是长期以来,教师的工作似乎成了“孤独”的工作,教师不仅与学生有心理距离,而且同行之间也很少交流,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都习惯于孤军作战。虽然偶尔也搞一些观摩,但大体都是走走形式。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显然是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校本课程的建设恰好提供了一次合作的机会,因为它是一个新生事物,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要发挥学校教师集 体的作用,只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校本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同时在校本课程的建设、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那么“合作”、“交流”就成为了必然的形式。 “实效性”之三就是学校特色的显现。这里的“特色”应该是一种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它可以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一直坚持在做,这种坚持不仅是一种精神,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建设对课外阅读活动是支持也是鞭策,要求我们做的更好,真正成为学校特色,学生获益、教师获益、学校获益。

  1.以既有的教学现状为起点。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生”、“牛顿”……但需要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建设者,他们会说话、善交往、懂合作,然而现有的教学现状呢,关注分数、关注升学,学生的生存状况堪忧,“学校教育”演变成“学校教学”,任务单一化,这样的方式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减速”、“停速”甚至是“”。这在我区一所高中招聘新教师活动上终于得以验证。一位研究生(历史专业),在应聘会上要回答三个历史教学问题,竟然“三问三不知”;一位名牌大学本科生(应聘语文科教学)写出来的粉笔字如同小学生。这可能是个别现象,但这种“个别”发生在名牌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身上是不是仍值得思考?当然,我校校本课程设置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现状,但我们正往此方向努力。

  当我第一次走进白云保健中心时,我被眼前的景象给迷住了,这难道是医院吗?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要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身上那俊美的医师服和那神奇的听诊器,真是让我羡慕极了!我轻声慢步地走向处,只见王老师轻轻地摆动着自己的手臂细心地给我们讲解着的要领,还不时地用手去为我们做示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细心地指导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快的就学会了四种基本的。我不满足于只学,当我看到老师在测血压时,激动地跑过去,向老师请教如何测量血压,老师耐心仔细的把测量血压的要领一五一十的教给了我,经过我的反复练习后,终于学会了测量血压。

  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给老师测量血压是那次,那天正值星期六,老师告知我们要到学校去后,我便急匆匆地来到学校,进入白云保健中心后,我换上了梦寐以求的医师服。一会儿,老师就陆续的来到了白云保健中心,当我开始给老师测量血压时,心里紧张极了,手脚不时的冒汗,但是我也不能忘记了礼节,我先向老师们行了个礼,又给老师问了好,有一位老师见我如此热情,主动走过来测量血压,我伸出双手帮老师脱下外衣,小心翼翼的把听诊器按要求放在老师的胳膊上,接着我又认认真真的静听,最后用简洁的普通话,报告给老师的高压和低压,紧接着,我又陆续的为几位老师们进行了测量。老师走了以后,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突然之间感学到自己长大了。

  白云保健不仅让我这个不太爱与别人交往的人变成了活泼开朗的人,更让我懂得了身体健康是如此重要。使我在性格和身体健康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