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体育新闻中心 /News
月薪8000元招员工实则招学员?网上“揾工”别“踩坑”了!
月薪8000元招员工实则招学员?网上“揾工”别“踩坑”了!节后用工市场变得热闹起来,随着互联网招聘逐渐流行,不少人选择在网上找工作。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网络“揾工”快捷方便,但也要避免“踩坑” 。记者采访了多位网络应聘者,发现部分网络平台存在虚标薪资、招聘内容不实,“表面招员工实则招学员”等乱象。
“清湖地铁口附近有一家瑜伽馆,说是招前台,实际上是招学员。”晓平告诉记者,她曾在某招聘平台找工作时碰见疑似“以招工的名义招收学员”的情况:“学费是19800元,学习的前三个月是没有工资的。或者有工资的线年的合同,如果做不到工期就要补交学费。”晓平觉得,“他们根本不缺员工,而是缺学员”,最终放弃了这一工作机会。
无独有偶。高女士来深圳五年,去年在找工作途中也遇到相似的问题。“我本来做跨境电商的,去年想转行新媒体运营。当我把简历放上招聘平台后,遇到好多招聘者打电话过来,其实都是培训公司。”
高女士称,“首先他们会在招聘平台上虚标薪资8000块,是运营助理岗位,我投简历后就有人打电话来,加微信约我先去面试。”她说,“面试地点是一个比较简陋的办公室,实际上是培训机构。他们给了我两个方案:一是在他们公司上满18个月,底薪有2360元,以此来学习;二是公司培训45天,但是没有工资博鱼【boyu】,然后推荐就业,合作的公司会给到每月8000元的底薪,但每个月需要扣回培训费3600元。”
“实际上就是培训公司。要是中途学费没扣够还是要自己补齐这笔钱才能走。”此外,高女士还关注了他们的朋友圈,其中有不少“喜报”:“那些招聘的人天天发朋友圈说谁又和哪家公司签约上岗了,正经运营公司谁天天发上岗喜报?”
江文(化名)正在某招聘平台找工作,面试前她收到了招聘方发来的疑似公司内部系统的安装流程,称面试前需要“试训”。但是江文认为:“正常情况下没有入职是不可能进入内部系统的。”江文根据对方描述的地址前往查看,经过核实,这家企业并不存在。最后,江文将情况投诉到平台。
每年春招、秋招都是人们所说的“招聘黄金季”,在网络招聘渠道中,招聘者如何“避坑”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此,北京金诚同达(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文翔表示:“建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不要轻易签署培训类服务合同。”他解释道:“如签署劳动合同,即使是‘学徒工’‘试用工’也受劳动法保护;如果签署培训合同,由于培训合同中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而是公司向求职者提供服务的关系,因此无法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毕业生可能疏于审查合同内容,导致签署对自己不利的合同,陷入被动局面。”
此外,对于“试训”问题,他也提到:“虚假公司以入职前需要试训为由,要求尚未入职的员工与相关培训机构签署合同的,可能构成民事欺诈。求职者可以向人民法院主张撤销服务合同并要求培训机构退款。”最后,对于用人单位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涉及薪酬、工作内容的信息是否对该企业具有约束力的问题,陈文翔也提醒道:“不一定有,可能是邀约邀请,应聘者要辨别清楚。”